過去的一個學期,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明強小學的孩子們在校園里感受了一次“蘋果砸到頭上”的氣象科普奇妙經歷。“雙減”政策下催生的校園精細化氣象科普分層教育模式以校園科技節的形式落地,明強小學的師生們沉浸其中,收獲滿滿。
謀劃
2021年9月初,放完暑假,孩子們重回校園。上海市氣象學會秘書長李保清正思考如何讓氣象科普成為助推“雙減”政策在校園落地的具體實踐之一。彼時,明強小學校長姚鳳也在謀劃如何讓校園氣象站和氣象社團推動“雙減”政策落地。最終,通過閔行區氣象局局長浦佳偉的“牽線搭橋”,雙方一拍即合,主題為“研智慧氣象、啟強國夢想”的校園科技節由此萌芽,雙方共同探索氣象科普助推“雙減”政策有效落地的樣本。
據介紹,該活動考慮基于不同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實施精細化分層教育,低、中、高年級學生分別以不同角色參與其中,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獲得感。姚鳳認為,科技節活動是推動“雙減”政策落地的“及時雨”,孩子們在學校有多學科融合學習的經歷,對于構建高質量教學體系和良好的教育生態有促進作用。
醞釀
在上海市氣象學會和閔行區氣象局的支持下,明強小學迅速組建了以“研智慧氣象、啟強國夢想”為主題的科技節工作團隊。
根據活動方案,活動幾乎貫穿了整個學期,成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孩子們在課堂中通過實踐探究氣象科學奧秘,學習科學技能,培養科學精神。五年級學生以“氣象研究員”的角色參與活動,開展氣象小實驗,并將研究成果向三四年級學生展示;三四年級學生以“氣象科普員”的角色參與活動,制作科普秀作品,設計科普展,并向一二年級學生展示;一二年級學生則以“氣象體驗員”的角色參與活動,寫下科普秀和科普展參觀體會。
“精細化校園氣象科普分層教學模式更傾向于將科普探究和教學主體交給學生,讓高年級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氣象科技知識,形成氣象科普成果,并向低年級學生講解氣象科普知識和科學研究方法。”明強小學科技教研室主任劉依婷是活動的主要設計師之一,她認為通過分層教育模式,無論學生在活動中擔任何種角色,都能獲得相應的成長經歷。
綻放
經過一個多月的醞釀,活動在明強小學東西兩校區同步啟動,4000余名師生參與其中。
五(6)班韓可竹從容自信地通過課題報告秀的形式向三四年級的同學們展示了自己“課題”的研究成果——《不同氣溫環境下棉麻和化纖對人類體溫的影響》,這是在五年級學生中開展的“氣象研究員”系列活動成果展示。他們通過文獻查閱、網絡調查等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氣象科普知識點,同時基于知識點開展科普實驗,還有一部分五年級學生將零散的科學探究方法進行整合,開展科普課題研究。
三四年級學生則將氣象科普知識點轉化為科普展品和科普秀作品。即使選擇了同一主題,各個科普團隊的研究重點和展現方式也不同。以龍卷風為例,有的團隊探究龍卷風的成因,有的探究龍卷風的類型,有的則利用實驗材料模擬了多種強度下的龍卷風,場面極具吸引力和震撼力。吸引了不少老師和一二年級學生駐足觀看。
“雷雨天注意事項,不要在樹下避雨。”這是一(1)班曹佳瑩的活動單記錄,她還在記錄單上畫了一棵被雷電擊中的樹。一二年級學生的任務是觀察和記錄,通過參觀科普展和科普秀,激發科普興趣,學習科技知識。
目前,科技節活動把氣象科學的種子播撒在明強小學師生心中,校園精細化氣象科普分層教育模式初戰告捷,也將在更大的范圍內進行推廣,惠及更多中小學生。
Copyright ? 2016湖南普天科比特防雷技術有限公司海口分公司 瓊ICP備12002169號-1 技術支持:海南布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